“要堅定信心、乘勢而上,把新時代公安改革向縱深推進。”在全國公安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對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提出了明確要求,是新時代深化公安改革的行動指南,為做好新時代公安工作擘畫了發展藍圖、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從公安現役部隊改革到公安機關機構改革、行業公安管理體制調整;
從推進執法權力運行機制改革到深化“放管服”改革;
……
追尋公安工作一年來奮進的腳步,翻看公安隊伍一年來交出的成績單,“改革”無疑是重要關鍵詞。
一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公安部黨委團結帶領全國各級公安機關和廣大公安民警,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勇立潮頭的勇氣和銳意創新的智慧,確保各項改革舉措落地落實,推動公安改革向縱深發展,著力提升公安工作現代化水平。
在大局下行動 體制變革順應發展需求
改革,是時代發展進步的永恒旋律。
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場深刻變革。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發了《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對標中央,在大局下行動。
國務委員、公安部黨委書記、部長趙克志多次對深化公安改革提出要求——
“要按照做精機關、做優警種、做強基層、做實基礎的思路,加快推進公安機關機構改革落地,健全完善統一高效的警務管理體系”;
“要強化制度機制建設,堅定不移走改革強警之路,深入實施改革強警和公安大數據戰略,著力推進警務體制機制改革,推進公安工作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不斷提升公安工作的整體效能和核心戰斗力”;
……
回望一年來的改革進程,全國公安機關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決策部署,持續深入推進公安體制改革,在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公安現役部隊改革全部完成——2019年1月1日,公安邊防、警衛部隊轉改官兵舉行集體換裝和入警宣誓儀式,正式換著人民警察制服,這標志著繼公安消防部隊移交應急管理部門之后,公安現役部隊全部完成改制任務。
公安機關機構改革邁出新步伐——根據“做精機關、做優警種、做強基層、做實基礎”的原則,各級公安機關機構改革全面推進,公安部機關改革順利完成,各地公安機關深入推進機構改革、大部門大警種制改革,著力形成自上而下的高效率組織體系。
行業公安管理體制調整積極推進——2019年,民航、鐵路、森林等行業公安機關深入推進體制改革,努力構建符合新時代要求的管理體制。
公安隊伍管理體制改革有序推進——以全面推進兩個職級序列改革為牽引,全面深化人民警察管理制度改革,進一步深化招錄培養機制、職業保障制度和警務輔助人員管理制度改革,不斷激發隊伍活力。
一項項大刀闊斧的改革有力推進、落地有聲,有效解決了各種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深層次問題,進一步優化了機構設置、職能配置,一個適應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現代警務管理體制逐步構建。
在探索中突破 機制創新破解發展難題
改革,是推進公安工作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在去年7月召開的全國公安廳局長座談會上,趙克志部長強調,要始終堅持改革創新,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警之路,著力提升公安工作的整體效能和核心戰斗力。
一年來,全國公安機關直面制約發展的難題,積極探索機制創新,加快構建符合新時代要求、體現實戰化特點、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警務體系。其中,圍繞執法權力運行機制、輔警管理等重點難點問題,全國公安機關探索出一個個新模式,走出一條條新路子。
北京市公安局創新推進“執法辦案管理中心+基層所隊案管組+智能化辦案區”建設,深化受案立案制度、偵審一體化改革,推行案件進展網上公開,推動執法規范化向精細、智能方向發展,全力打造“一體化、智能化、移動化”執法辦案新格局,打造出執法規范化建設“北京樣本”;
山東省公安機關把“案管中心+”模式作為深化執法權力運行機制改革的重要抓手,著力推進“案管中心+智慧應用”,以打造智慧型案管為目標,研發推行執法智能分析模塊,實現由信息化辦案向數字化管理的新提升;
山西省公安廳把實施公安大數據戰略與深化執法規范化建設深度融合,按照數據互通、資源共享、服務實戰、確保實效的思路,統籌規劃、統一標準,建設應用執法全流程智能管理平臺,打造出執法全流程智能監管新模式;
天津、山西分別出臺《天津市公安機關警務輔助人員管理條例》《山西省警務輔助人員條例》,并出臺相關配套文件,通過法律的形式解決相關問題,為輔警改革提供強有力的法律和制度保障,輔警管理步入法治化軌道;
在內蒙古,《內蒙古自治區公安機關警務輔助人員管理暫行辦法》實施,對輔警身份性質和崗位職責、管理體制和管理職責、人員招聘和培訓、層級晉升和待遇保障、獎懲等做了明確規定,為內蒙古輔警改革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在河南,《河南省公安機關警務輔助人員獎勵辦法》《河南省公安機關警務輔助人員層級和薪酬管理辦法》出臺,初步搭建起規范化、制度化的輔警職業保障政策框架體系。
……
每一次機制革新,都濃縮著自我革命的勇氣;每一項流程再造,都彰顯著追求完善的努力。一系列敢于動真碰硬的機制變革,全面助推公安工作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在奮斗中前行 惠民便民凸顯擔當作為
2019年6月1日,在天津市河北區某駕駛員考場,正在天津美術學院讀大二的陳安琦順利通過了最后一項科目考試,當場拿到了駕駛證。陳安琦在湖北報名申領駕駛證,以前她只能在老家參加考試。如今,交管部門推出的“分科目考試異地可辦”,解決了異地考試的難題。
這是公安機關“放管服”改革的一個縮影。變革,在這些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細節中悄然發生。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一份份惠民便民的改革成績單展現著公安機關的擔當作為。
公安部“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和APP注冊用戶數達4.5億人,累計辦理業務21.2億筆;平均減少企業群眾辦事跑動量約53%,減少材料提交量約49%,壓縮辦事時間約44%。
普通護照、往來港澳通行證等出入境證件“全國通辦”,身份證異地辦理累計逾3300萬張,居住證累計發放超過1億張,更多流動人口感受到“此心安處是吾鄉”。
國家移民管理局推出粵港澳大灣區移民管理新政,在18個口岸設置“一帶一路”人員便利通道89條,實施出入境證件“全國通辦”新政,啟用出入境證件身份認證服務平臺。
公安交管部門持續推出了22項“放管服”改革新舉措,交管互聯網服務平臺用戶達2.9億,累計提供網上辦牌辦證、預約考試等服務15.4億次;2500多萬名群眾實現跨省異地考試、車檢、補換證、繳納罰款;16個機動車檢驗標志電子化試點城市向497萬名車主發放檢驗標志電子憑證。
公安監管部門全力解決“律師會見難”問題,各地采取增加會見室數量、改造硬件設施、豐富預約渠道等措施,律師會見保障水平明顯提高,廣大律師紛紛點贊。
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公安機關主動作為,推出系列改革創新舉措。如出臺治安管理便民利民15項措施,服務群眾辦理戶口、居民身份證、居住證等業務,積極助力生產生活秩序恢復;交管部門集中辦理車輛登記、駕駛證補換領等加急業務6.6萬筆,2月1日以來網上辦理車牌證業務520余萬筆……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順應時代發展、回應社會關切,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終是公安改革的動力和方向。
改革無窮期,永遠在路上。全國公安機關將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強警,不斷提升維護國家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的能力水平。